“结婚前还是‘小鲜肉’,婚后却成了‘油腻大叔’?
35岁的小王摸着日渐隆起的“啤酒肚”,无奈地叹了口气。自从步入婚姻生活,工作应酬增多、运动时间减少,他的腰围以每年3cm的速度增长,最近体检更是亮起“红灯”——血脂偏高,医生警告:“内脏脂肪超标,再不干预,慢性病风险激增!”
尝试过节食、跑步、健身房打卡,但工作一忙就坚持不下去;饿得头晕眼花瘦了两斤,一顿聚餐又回到原点……像小王这样的“腹愁者”不在少数。
“治未病”:腹部肥胖
腹部肥胖不仅是身材的困扰,更是健康的隐患!长期腰腹赘肉堆积可能伴随代谢紊乱、内脏脂肪超标等问题。传统中医从整体调理出发,以“治未病”理念为核心,结合穴位埋线、中药调理、铺姜灸等特色疗法,内外兼治,助您告别“游泳圈”,重获健康体态。
穴位埋线
长效“针灸”激活代谢
靶向瘦腹

作为中医外治法的创新技术,穴位埋线通过将可吸收蛋白线埋入特定穴位,持续刺激经络,调节脏腑功能,尤其适合局部脂肪顽固的腹部肥胖人群。
作用机制
- 选穴关键:常取天枢(肚脐旁2寸)、中脘(上腹部)、带脉(侧腰)、关元(下腹部)等穴位,疏通脾胃经气,加速腹部气血循环。

- 长效调控:蛋白线在体内缓慢分解,持续刺激穴位15-20天,抑制食欲、促进脂肪分解,改善代谢效率。
- 疗程建议:每2周埋线1次,4-6次为一疗程,配合饮食运动效果更佳。
疗法优势
微创无痛、作用持久,尤其适合工作繁忙、难以坚持每日针灸的人群。
中医多疗法协同
内外结合,标本兼顾
腹部肥胖多因脾虚湿阻、痰瘀内滞,需综合调理体质。除穴位埋线外,以下疗法可联合应用:
中药内调:
健脾祛湿,化痰消脂

- 经典方剂:防己黄芪汤(脾虚水肿)、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(痰瘀互结)。
- 代茶饮:荷叶、山楂、决明子、陈皮、茯苓、薏苡仁等煮水代茶,辅助利湿降脂。
- 个体化方案:需辨证分型(如脾虚型、胃热型、肝郁型),一人一方精准调理。
腹部铺姜灸:
温阳化脂,驱寒祛湿

将姜泥铺于腹部,上置艾柱施灸,借助姜的辛温与艾的纯阳之气,温通任脉、带脉,加速腹部血液循环,改善“寒湿型”肥胖。
穴位注射:
营养针剂增效减脂

在足三里、丰隆等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或中药制剂,增强穴位刺激,调节脂代谢,适用于合并高脂血症的肥胖者。
刮痧+平衡火罐:
疏通经络,消除瘀堵


- 刮痧:沿带脉、脾胃经、任脉刮拭,排出深层代谢废物,缓解腹部胀满。
- 平衡火罐:在背部膀胱经走罐,调理脏腑功能,改善全身代谢。
协同疗法优势
减腹效果 1+1>2
临床观察发现,联合疗法可显著提升疗效:
- 短期:埋线+铺姜灸快速缩小腰围;
- 长期:中药+刮痧调节体质,减少反弹;
- 整体:平衡火罐改善亚健康状态(如便秘、疲劳),实现“瘦身不伤身”。
温馨提示
- 中医减重需因人制宜,建议咨询专业医师为您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- 配合低糖低脂饮食、适度运动(如八段锦、快走等),效果事半功倍。


腹部肥胖不是“顽敌”
中医多维疗法帮助“腹愁者”健康减脂!
医生简介
陈冲

治未病科中医师
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临床医师。本科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,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,师从岭南针灸新流派靳三针学术传承人袁青教授。擅长针药结合治疗手颈肩腰腿膝痛等关节病症,感冒、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病症,胃胀、反酸、便秘、便血等胃肠道病症,头晕、头痛、失眠、痴呆等脑部病症,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绝经综合症等妇科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