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19日上午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“特应性皮炎专场”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。本次专场汇集了国内中西医领域众多顶尖学者、临床专家及科研工作者,共同探索特应性皮炎诊疗前沿,交流临床经验,展望未来研究方向,致力于为患者寻求更优质、全面的治疗方案。
南昌市中心医院(老福山院区)皮肤科张艳晖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《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治疗无效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中医治疗探索》的精彩报告。张教授从特应性皮炎的背景与现状出发,详细阐述了全球特应性皮炎的流行病学数据、疾病分期、严重程度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,指出当前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治疗存在无效的困境。
在中医理论框架部分,张教授深入剖析了特应性皮炎的中医病名与历史沿革、中医病因、病机关键环节以及辨证分型与循证支持。他强调特应性皮炎中医病名已规范为 “四弯风”,其核心病因是外邪侵袭,风、湿、热三邪合而致病,病机关键是 “本虚标实”,并介绍了“四辨结合”的核心辨证方法及临床常见证型与有效方剂的循证数据。
张教授还分享了一则典型案例,患者,男,全身泛发红斑、丘疹伴瘙痒29年,经多种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治疗无效后,采用麻黄汤递增脱敏疗法治疗方案及中医外治疗法,皮损症状逐渐缓解,瘙痒明显减轻,最终基本恢复正常生活。
针对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治疗无效的原因,张教授分析了个体差异、疾病严重复杂性及伴随其他疾病等因素,并提出了重新评估病情、调整治疗方案、优化患者管理等对策。他重点介绍了中医治疗方案探索,包括外治法、纯中药脱敏疗法(中医特异性免疫治疗)、常用方剂与个性化治疗、经方辨证治疗等,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难治性特应性皮炎中的独特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