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我院急诊科上演一场“生死时速”的抢救。急诊科急救医护团队用熟练的急救知识、扎实的急救技能、默契的团队合作,成功抢救一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。
4月19日8点52分,随着一声声急促的警报声迫近,一辆120救护车急速驶入我院门诊大楼前,“不好,可能是个重病人!”急诊科医护人员急忙推着抢救床围了上去。“无名氏,猝死,心跳呼吸骤停”,正在进行胸外按压的120急救医生梁礼堪额头上已满布汗珠。“意识丧失半小时,持续心肺复苏12分钟”,急诊科医护团队一边询问着病情,一边进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,迅速将病人转运至急诊抢救室。
与此同时,急诊科的所有抢救人员仪器设备均已准备到位。在急诊科章永南主任、罗丹护士长的主持下,开通急救绿色通道,并汇报医务科,医生张乃、杨闯和护士郑莹、吴优、刘琴兰迅速组建心肺复苏团队,分配急救角色。
患者意识丧失、大动脉搏动消失、无自主呼吸、双侧瞳孔散大至边缘固定……
急诊科医护团队立即予持续胸外按压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控制通气、建立静脉通道、肾上腺素每隔3分钟静脉推注、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滴纠酸、抽血化验。抢救快速且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
“室颤,快!除颤——”
“室颤,200焦耳双相非同步准备!”
“一,二,三,清场!”
“继续心肺复苏!”
“无脉性室速,继续除颤!!!”
“无脉性室速,300焦耳双相非同步准备!”
“一,二,三,清场!”
“继续心肺复苏——”
经过4次除颤及持续心肺复苏,患者于9点04分恢复自主心率及呼吸,瞳孔缩小,但仍处于昏迷状态,血压、指脉氧饱和度持续测不出,章永南主任查看病人,发现患者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,排除了张力性气胸、大量胸腔积液及心包填塞等情况,指导张乃医师床旁行深静脉穿刺术。消毒、定位、穿刺、置管,一气呵成。经过补液、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等治疗后,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维持在85mmHg以上,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9%左右,保证了脑灌注。于此同时,杨闯医师也完成了病人的导尿治疗。
9点30分,经过38分钟的抢救,患者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,大家松了一口气。然而心跳呼吸骤停只是结局,接下来病因的寻找至关重要。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猝死的原因,也是急诊胸痛中心最为多见的“时间窗疾病”,需要紧急处理。章永南主任根据患者心电图、心肌三项、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,判断患者暂无急诊PCI指征。急诊医护人员同时联系影像科开通急诊绿色通道,携带转运呼吸机护送患者完成急诊CT检查后安全转入ICU进一步治疗。
上午10点,急诊抢救室慢慢恢复平静,大家也都早已投入到急诊科其他病人的诊治工作中去了,心电监护的“滴滴”声回荡在抢救室的每个角度,来往就诊的患者却不知就在不久前这里进行的“生死时速”大抢救。“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,都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,用我们的双手按出“生”的希望。”这是急诊医护人员共同的信念。(张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