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0日,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了《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重点专科(第四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)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》,南昌市中心医院(八一大道老福山院区)中医护理、急诊科和关节镜外科重点专科群获批本次评选的市级专科建设项目。截至目前,医院获评的市级重点专科数量达到了8个,分别是关节镜外科、脑病科、呼吸科、普外科(培育项目)、皮肤科(培育项目)、中医护理、急诊科、关节镜外科重点专科群。
我院护理团队紧紧围绕《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(2021-2025)》和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,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,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发展理念,突出中医护理特色,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简、便、廉、验特点,全院实施艾灸、拔罐、刮痧、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技术52项,年平均中医护理服务患者165万余人次。2016年在江西省内率先开设中医护理门诊。医院是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、南昌市护理学会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;江西省护理学会中医专科护士首批实践培训基地、江西省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实践培训基地。护理团队荣获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、江西省第二届中医护理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,南昌市第四、五届白衣天使护理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。

我院急诊科为江西省中西医结合急症诊疗中心,实行24小时应诊,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、便捷、高效、经济的全天候内外科医疗服务。科室承担着救治南昌地区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任务,依托医院“胸痛中心”、“卒中中心”、“创伤急救中心”建设及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五星级救治基地”,打造中西医协同急诊急救大平台,制定了各种急危重症救治流程及绿色通道制度,采用中西医协同诊治各种危重症如猝死、急性心梗、急性心律失常、急性心衰、呼吸衰竭、哮喘持续状态、大咯血、肾功能衰竭、高血压危象、脑出血和脑梗塞、低血糖、酮症酸中毒、各种休克、昏迷、上消化道出血、急性中毒、各种创伤、溺水等。科室常规开展心肺脑复苏术、电除颤术、各类呼吸支持技术(包括经鼻高流量氧疗、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)、深静脉穿刺置管术、镇静镇痛技术、急危重症床旁超声、鼻胃管置入及洗胃术、创伤包扎止血固定搬运、微量泵输液泵等各种急危重症救治技术。
目前急诊科与重症监护室共同组建危重症医学部,已形成一支基础知识扎实、技术力量雄厚、中医特色突出、人才层次合理的先进的中西医协同急危重症救治团队。急诊科现有医护人员35名,其中医生13名,副高2名;中组部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1名,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名,南昌市“洪燕领航”工程资助对象1名。取得中国重症5C资质2名,中国创伤救治CTCT资质3名,BLS(基础生命支持)及ACLS(高级生命支持)资质5名。科室医生硕士学历12名,40岁以下11名,以中青年高学历人才为主,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。科室注重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,目前共在线发表论文 55 篇,其中 SCI 11篇,北大核心 6 篇;主持参与课题 29项;参编医学专著 7 部。团队长期致力于各种急救技术特别是心肺复苏术的社会宣传教育,培训各类赛事志愿者、高校学生、普通民众等共数万人。

我院骨科创建于1985年,于1998年起在江西省率先开展了关节镜微创手术,经过全体骨科医护人员近十年的不懈努力,经南昌市卫生局审核,于2005年挂牌成立骨一科(关节镜外科)。骨一科(关节镜外科)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十二五”重点培育学科、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、江西省重点中医专科、南昌市重点专科、骨科微创全国培训基地、脊柱内镜技术全国培训基地、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、南昌市膝关节病重点实验室、南昌市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单位、南昌市青年文明号。在几代骨科前辈们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开拓下,如今已发展成集创伤、脊柱、关节、运动医学等多个亚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骨科,是江西省内具有雄厚技术力量的集医疗、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骨伤专业学科。目前,科室拥有开放床位70张,是省内成立的第一个致力于运动相关性疾病的诊断、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专业学科,是产值近四千万的临床品牌科室。近年来,科室以谢水华主任为核心,坚持以微创技术为发展方向,以关节镜、椎间孔镜技术为基础,不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,发挥微创骨科品牌优势,近年开展了腕关节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、髋关节镜治疗髋臼撞击综合征、肩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、膝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、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、椎管内减压、神经根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多项微创新技术,并开展了颈椎前后路手术、胸腰椎后路手术、脊柱侧弯矫形术、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术、复杂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等多项疑难复杂手术。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