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完善我院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,提升医务人员依法执业能力,筑牢区域公共卫生防线,9月3日,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)专家到我院开展2025版《传染病防治法》专题解读讲座。
本次解读聚焦法律修订前后的关键条款变化、核心内容调整及实践应用要点,通过系统梳理修订背景、深入剖析法条精髓,帮助医务人员精准把握新法要求、明晰履职边界,切实将法律规定转化为日常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规范指引,为我院持续规范开展传染病监测、报告、处置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。
专家首先强调了修订五大原则: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完善防控体制机制,坚持问题导向弥补短板,依法科学防控,以及注重法律衔接形成合力。这些原则为新法的实施筑牢了根基。
新法亮点纷呈,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明确了属地、部门、单位、个人在传染病防控中的“四方责任”,构建了立体化防控网络,确保防控工作无死角。同时,传染病分类实现动态化调整,新增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类别,提高了防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。
在监测预警方面,新法强化了传染病监测预警报告制度,鼓励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防控能力,使传染病监测更加灵敏、准确。此外,新法着重提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,要求加强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传染病监测、检验检测、诊断和救治能力,健全公共卫生体系。
针对公民权利保障,新法明确规定了单位和个人在认为疫情防控措施侵犯其合法权益时,可以提出申诉,并要求政府畅通申诉渠道,及时处理申诉,体现了法律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。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新法创新性地实行了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制度,构建了高效物资调配格局,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所需物资,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。